弘護人才扎根班 第七集

成德法師主講  2020/8/1  英國蘭彼得  檔名:18-068-0007

 

兩位會長、諸位大德同修,大家吉祥!阿彌陀佛。

我們今天是第七堂課了,也感覺大家學習非常用心,很用功,很多同修家庭有責任,工作也都不輕鬆,面對這個學習,也都是下了不少功夫。不過大家不要有壓力,放輕鬆比較容易有所領悟。感悟有多少寫多少,不要硬擠出來,要relax,我們說「優遊涵泳,始可以自得」。剛好這個禮拜太忙,心得寫不出來,或者說沒時間寫,不要太罣礙,不要想說:「我沒有交心得的話,成德法師會不會對我有看法?」大家這麼想,就是不夠信任我。

那一天有個同仁他就跟我說,因為我有請他幫忙工作,他就對我說:「法師,你怎麼找我做?你會不會看錯人了?」我說:「你這句話是對我的不信任。」這個信任很重要,我們佛門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它是道的本源,只要信心動搖,有懷疑,就跟道不相應,就跟真心不相應了。道就是真心,真如本性;功德母,有信才能有功德,功德的母親,所以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根源。所以跟大家這幾節課一起交流「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」,我們看到第一條就是聖教之基本教義,其實就是幫我們起信的。更重要的是我們真信了嗎?真信了會有真的受用。

有個同修他就跟我說,他說他很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,可是他不相信自己。我說你這個話邏輯上有問題了,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,應該他講的話都信。「敬於佛者是為大善」,那你對佛的恭敬表現在哪?對他講的話不懷疑,進而去依教奉行。他相信釋迦牟尼佛,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,那他應該信吧?他真的相信釋迦牟尼佛,我們不說太多,佛開悟第一句話該信吧?那就是這句:「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。」他說他相信釋迦牟尼佛,可是不相信自己,那他真正相信釋迦牟尼佛嗎?

所以我們比較容易隨順自己的煩惱、隨順自己的認知,不容易隨順佛菩薩的教誨。所以我們提到的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、態度,第一條就是隨順聖賢佛菩薩的教誨,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。不然,看起來我們一直在接觸佛法,可是都是用自己的想法、看法在揀擇佛經,這句我要,那句我不要,這句我做得到,那句我做不到;也會揀擇老法師教的東西,這個我可以,那個不可能。我們要知道,佛菩薩跟大善知識他都是應機說法,是應我們的機的,都是可以做得到的。所以我們修學建立一個態度、建立一個觀念,就是我是當機者,都是講給我聽的。假如這個態度沒有建立起來,我們邊學邊分別、邊學邊執著,都是加自己的意思,在那裡分別揀擇佛菩薩、善知識教的東西,那我們就不是跟佛菩薩、不是跟師父上人學了,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想法去選擇的。

所以這個禮拜大家也有學習師父上人談他跟雪公太老師學習的「十年因緣」,有一句話大家應該印象很深,「怎樣才能是傳人?百分之百聽話」。這句話大家有印象吧?我請教大家一個問題,不能百分之百聽話的人,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?是你們自己搖頭的,我沒有逼你們。這個都是很值得大家要思惟的問題,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要往生西方,要修淨業三福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個奉事師長,那不是自己嘴上說我很尊重老法師。「我常常夢到老法師」,這個是有緣分,但是還不算是真正尊重老法師,應該是依教奉行。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不是說我們講得很激動,夢了多少次,那就代表是尊重老法師。我們心上念念有師父的教誨,念念有師父救世的理念,我們以師志為己志,這個是實質的,跟自己的老師相應。

其實老法師都表演給我們看,你看李炳南老師把會集本傳給他老人家,他老人家兢兢業業,一天都不敢鬆懈。面對那麼大的挑戰、毀謗、侮辱,那還不是一天二天,多久?最少二十年以上,那種侮辱排山倒海。你看老人家說:「這個是我的老師傳給我的」,他相信自己的老師,「全世界都沒有任何人弘揚這部經了」,他老人家說:「我一定弘揚,我假如不弘揚這部經,我就是背師叛道了」。當我們聽到這段話,要慕賢當慕其心,老人家的心境是我們的學處。我們體會到,他老人家答應自己老師的這種信諾,比他自己的生命還重,寧肯生命犧牲了,都不違背老師的承諾。就好像老人家說到了:「我這一生縱使犧牲生命,都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。」我們從這些話就體會老人家孝親尊師的心境,要把傳統文化傳下去,這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。

老人家才讀過幾個月的私塾,他老人家常常提起他跟著父親去拜師。你看祖先傳下來的教學方法。你說拜一個師可能也才十幾分鐘,不會太長,可是老人家說到,這影響他一輩子。因為他最尊重的是父親,父親對這個私塾的老師這麼樣的恭敬,在他年幼的心裡面,老師的話是決定不能違背的。所以他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他是十分誠敬他就得十分的利益。所以大家要了解,那個拜師禮把一個尊師的根基扎得牢牢的。所以為什麼老法師可以遇到當時候台灣最有道德學問的三個老師?其他的人有時候要遇一個都不容易,他能夠遇三個。

第一位,方東美教授。因為老人家非常想學哲學,方教授那是哲學第一把交椅。沒有方教授,老人家要學佛也很難,因為先入為主,覺得佛教是宗教,甚至是迷信,不可能學。可是他最尊敬的方老師告訴他:「你年輕,你不懂,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哲學家,佛經哲學是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」老師的話他不會懷疑,人生最高享受我要,開始接受佛法。

你看第一個老師一對一教他,第二個老師章嘉活佛,修持很高,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隨時都在定中,將老人家佛法的根基扎下去了。根深蒂固能夠枝繁葉茂,所以這個扎基礎非常非常重要!後來又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。

我們再想到章嘉大師勸老法師:「你學釋迦牟尼佛,你一輩子佛菩薩照顧、佛菩薩安排,自己不操心。」老人家已經答應章嘉大師了,所以老人家出家了,遇到再大的挑戰,他都不會退縮,因為他已經答應章嘉大師學釋迦牟尼佛了。所以我們已經答應阿彌陀佛要去極樂世界了,那就不能變。一個重信諾的人,在世間才能成就事業,出世間才能真正當生成就,往生極樂世界。

所以一開始跟大家談到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所以對佛講的、對師父上人講的,我們都不能懷疑,都是我們當下可以做到的。所以有同修寫到:「聽了『十年因緣』,可是覺得還是比較遙遠,現在要落實不容易。」其實佛經也好、師父講的教誨也好,決定當下可以做到。你說不可能。明明《華嚴經》說事事無礙,怎麼會做不到?假如做不到,那事事無礙不就行不通了?

跟大家講個公案,我最近跟我們這些同學們說,說我們學佛見面跟人家的問候語不一樣,一般的人見面就是:「你吃飽了嗎?」吃飽沒有?當然也是關心。我們學佛的,「你吃饅頭了沒有?」有跟大家講過,黃念祖老居士的開示,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因才能得果,你要先種麥子,你要灌溉,你要澆水,你要施肥,經過好幾個月,收割麥子,然後去磨麥,揉饅頭,然後做出饅頭來還要吹饅頭,才有得吃;這個淨土法門從果起修,即修即果,直接吃饅頭。

就像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講的:「若於來世,乃至正法滅時,當有眾生,植諸善本,已曾供養無量諸佛」,這個人是過去生供養無量諸佛,「由彼如來加威力故」,這些無量諸佛如來都在加持他,「能得如是廣大法門」,所以遇到這個法門不容易。遇到這個法門是結果,原因是什麼?這個宇宙間所有的事不離兩個字:「因果。」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認知清楚,我們得珍惜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。「能得如是廣大法門」,接著,「攝取」,這個攝取是什麼意思?所以佛經語深,一個字、一個詞不能稀里糊塗流過去,這個攝取就是攝佛果地上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。所以這一句佛名叫萬德洪名,你至誠念一句阿彌陀佛,就把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攝為自己的功德。而且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。所以佛陀說,「若人但念阿彌陀,即是無上深妙禪」。禪已經很高了,佛說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什麼?無上深妙禪。「行超普賢登彼岸」,這種境界「唯佛與佛乃能知」,「如來功德佛自知,唯有世尊能開示」。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:「老實念佛,全攝佛德」,就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;「深具信願,決定往生」。所以黃念老這兩句法語很有味道。

所以我們念佛人遇到了,第一句話:「你饅頭吃了沒有?」你不念佛,那功德就攝不進來,你不吃饅頭,那就吸收不到營養。比方說還可以問說:「你的水泡破了沒有?」這句大家聽得懂嗎?師父講經的時候說,比喻我們的佛性就像大海一樣,結果一念無明,就像大海裡起了一個小水泡,本來自己是大海,結果現在誤認這個水泡是自己,就是身見。明明一切法是我的身,法身,結果現在執著這個肉身、這個臭皮囊,甚至那個螞蟻執著這麼小的那個身是牠,牠無量的智慧德能就起不了作用。

還有,這個是跟人家的問候語,再來,還要自我提醒語,自己提醒自己。比方說,一遇到很煩的事情,就要提醒自己事事無礙,事事無礙才是真相,境界沒有問題,問題是我的念頭。

諸位同修,我們現在專攻哪一部經?《無量壽經》是吧?「我攻《無量壽經》的,我不是攻《華嚴經》的。」那你又分別了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你看極樂世界那是事事無礙的法界,六塵都能說法。所以師父上人這句話也給我們啟示,我們都跟著他老人家學,那他老人家到底是學什麼的?他老人家到底是怎麼表法的?我們跟他老人家學,就要像他老人家,不能馬上完全像,也一定是愈來愈像。你看他老人家學佛活活潑潑的,教誨我們也是,要學活的《群書治要》、活的《無量壽經》,不能學死了。《華嚴》是事事無礙的,所以我們假如有困擾了,就要提醒自己,我是跟師父學《華嚴》的,然後去找到自己念頭當中的問題點,這個就是善於自我觀照。

師長老人家常常引禪宗的話,「你會麼?」這句話很重要。不會,愈學愈分別、愈學愈執著,因為學如逆水行舟,不是進就是退。請問大家,你有沒有見過不進不退的人?一個念頭不對就退了,哪有人不進不退的?不進則退。會不會修,就是老法師講經當中頻率最高的那句話,隨時在教我們,六根接觸六塵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就是會修。其實《無量壽經.積功累德第八》有一句就跟這一句是完全一樣的,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,不著色聲香味觸法」,那就是六根接觸六塵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不起貪瞋痴欲諸想,然後不著在外面的境界。師父上人很慈悲,他說我們分兩段,不起心不動念這個不容易,這個我們到極樂世界再修這個功夫,在這個世間就分別執著愈來愈淡、愈來愈淡,在這裡練功夫。

所以假如我們這一個禮拜,我們覺得我知道我有哪個分別、我有哪個執著,這個叫做開悟,發現自己過失叫開悟。進一步改正自己過失,放下這些分別執著,真修行。在哪裡放下?在處事待人接物、生活工作當中。所以我們同修們在寫心得的時候,都是提到夫妻之間相處,跟孩子互動,跟同事之間、朋友之間,這個都是很可貴的體悟。「人無倫外之人,學無倫外之學」,學問沒有超過五倫關係的,敦倫盡分是大道。

所以我們建立知見,第二個就是要立志、要發願。有同修就說到他發了願,要護持所有的親人往生極樂世界,這個是菩提心,很可貴。不知道大家都發了沒有,假如不發,我也很佩服你們,就讀《無量壽經》讀了幾百遍、上千遍,還沒有發,那也很不簡單,為什麼?四十八願還是四十八願、我還是我。「如是妙法幸聽聞,應常念佛而生喜,受持廣度生死流,佛說此人真善友」,都念了幾百遍、幾千遍,這句話都入不了心,這個心真的是銅牆鐵壁,佛都給我們勸那麼多次,他這句還是這句、我還是我。所以隨文入觀,佛講《無量壽經》就是契我們的機,我們都能夠受持的,不要被自己的分別執著給障礙住了。

我現在請問大家,有沒有覺得「十年因緣」看了哪一段開示覺得太難做、現在做不了?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。我突然間發問,可能又讓你們一下子轉不過來。沒關係,大家都可以互相探討,就是我們比方說學習的內容,大家假如覺得這個現在做不了,請大家一定要寫下來,告訴我一下,我們再進一步探討。沒有一句不能當下做的,你說普賢行那是菩薩的頂法,菩薩不修普賢行,不能圓成佛道,其他的經論,它是最高的,普賢行當下能不能做?其他的就更談不上了。當下普賢行也能做,我們學淨土的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我們現在是要去普賢菩薩法界,頻道要接上去。所以佛門說生則決定生,那個就是頻道已經接上了、接通了,他當然有把握。

第一願,禮敬諸佛。師父教我們,你看師父是我們的大善知識,「開彼智慧眼」,真的他的經教都是手把手帶著我們落實,講得可細膩了。師父說禮敬諸佛,對一切人要禮敬、對一切眾生要禮敬、對一切事要禮敬、對一切物品要禮敬。你對桌子怎麼禮敬?把它擦得乾乾淨淨的,用它的時候很愛惜。你說禮敬諸佛能不能做?講得這麼清楚了我們還不做,這師父已經仁至義盡,那變成我們自己跟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善根福德因緣開玩笑了。所以這個「十年因緣」裡面,師父把他修學的態度告訴我們,其實就是聽話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所以大家假如有覺得不能落實的,我們當場可以提出來,或者是可以提問題,我們都可以在課程當中再跟大家來討論。

我們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的是學習的方法,我們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因為我們學習的目標是開悟,不是學知識。佛在《四十二章經》說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一般祖師比喻就像挖井一樣,挖井的目的是要出井水,那你挖一個井,一直挖一直挖,水總會出來,智慧會湧出來的;可是假如挖一半,又換另外一口井,再挖,挖了十幾口,它沒有一口見水。尤其我們的時間、精力是有限的,要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

我們選擇是淨土法門,淨土法門的修學指導,淨業三福。所以等於是說我們先把做人的根基扎好,然後就一門深入《無量壽經》,這樣來用功。我們讀誦、受持、為人演說,讀誦就是把經典的教誨要爛熟於胸,很熟了,遇到境界能提得起來;受持,那就是這些教誨不離開自己,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。比方我們看到人,就想到「於諸眾生,視若自己,拯濟負荷,皆度彼岸」。

比方說,我們每個禮拜到學會教導這些小朋友。我記得差不多十年前,不知道我們方會長還記不記得?應該是二O一O年,當時候成德剛好到了我們馬來西亞淨宗學會學習,一上樓看到好多小朋友在那裡學習經典,自己是非常歡喜。為什麼?因為自己小時候沒得學,都二十幾歲才學,總在遇緣不同,所以看到這些孩子那麼小就能學很高興。再來也很隨喜這些護法老師們,讓這些緣分堅持了這麼多年都沒有間斷。甚至於包含我們現在學會教學的老師,都有小時候學,現在回到學會來做老師的,我們一起參與這個班的幾個年輕人就是,這是我們淨宗學會的子弟兵。成德現在在英國漢學院就盼著什麼?子弟兵趕快出來,我們才能退休,得撐到那一刻才行。所以當時候我就跟這些老師們說,我說我非常隨喜你們,「護佛種性,常使不絕」。你看這些孩子不都是未來的龍象嗎?那麼小我們就來護他們,讓他們的善根不斷增長。所以這個是「興大悲,愍有情」。這個孩子裡面假如有一個范仲淹,那可不得了,他可以護念一方。

所以《無量壽經》當下就可以落實了,我們在教這些孩子,「演慈辯,授法眼」,把他正確的價值觀一扎下去,他不會被這個五欲六塵給染污了,「杜惡趣,開善門。於諸眾生,視若自己,拯濟負荷,皆度彼岸」。這些教誨是我們要受持它,真的受持了,你跟任何人不會對立,生不起氣來,因為你馬上一提起來,「於諸眾生,視若自己」,那我跟自己過不去幹什麼?師父教導我們真相,不是一家,佛家講倫理講得更徹底,不是一家人而已,一體。哪有是左手去找右手算帳?不可能的。哪裡受傷了,其他的部位都是去照顧它,不會去嫌棄它的。這個是我們讀誦了就要受持,然後去做,為人演說。

我們這個學習觀念跟心態,首先第一個是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,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。這句話我們應該都很熟了,可是那個用功一定要用在我現在的念頭,我這個念頭跟經典相應嗎?不相應了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趕緊放下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隨經約令,不敢蹉跌」,「如來所行,亦應隨行」,佛怎麼做的、佛怎麼說的,我們跟著。

第二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這個態度重要。我們看老實,給大家舉一個老實的例子,鍋漏匠,他的老師諦閑老法師跟他說,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,他就照做了。成德想,假如是這樣跟我說,老師說:「你就念阿彌陀佛」,我鐵定要問:「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?到底要念多久?」念頭很多。你看人家老實到什麼程度?老師說的就是對,照幹,連問都沒問,這個老實不簡單。

我們再看「十年因緣」,人家老和尚也是這麼老實。你看老師說:「你守三個條件」,然後師父心裡想,好像有點跋扈,可是他相信老師,他就照做了。做了三個月明白了,心得清淨了,然後去跟老師說:「我再守五年。」本來老師只要求五年,師父上人跟老師說,我再加五年。我們要了解,善知識他是過來人。打一個比喻,善知識站在二十層樓,二十層樓的風景那是盡覽無餘,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他都看得清清楚楚的。可是我們現在在一樓,那一樓看到的有限吧,善知識教我們這麼做,「我不覺得是這樣」,那不是開始在那抬槓了嗎?善知識說你跟自己學吧,我沒時間。

所以老法師這個「十年因緣」裡面,他老人家那些態度,我們真的要會觀察,真的是做到老實、聽話。都是先老實聽話,然後後來就自己領悟到,原來是這個道理,得到很大的受用。包含老人家還提到複講,他就老實先做了,後來明白了,原來佛門的規矩,從阿難尊者「如是我聞」就是複講,然後就領會到這個方法的背後它的深意在哪,因為體會到了。

我們這個時代,變化速度是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快的,我們不講其他的民族,就講中華民族這五千年變化之快。你說三十年前,一個農民,在大陸的農民,他家裡可能還沒電話;三十年後,他手上拿一支手機,全世界的電視他看得到,新聞。你說變化快不快?非常快。可是我們在快速變化的時代,假如沒有辦法掌握不變的東西,就會隨波逐流了。所以這個「十年因緣」裡面,教導我們哪些學習的態度,這個是不能變的,學習的方法不能變,一變都是學知識了。學知識是什麼?所知障,「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」。而且這個菩提道上岔路好多。不知道諸位同修有沒有覺得菩提道上岔路很多?甚至於講得再細一點,什麼是岔路?一個念頭不對了就是岔路,就偏出去了。

有一個人,他說要去閉關,好像是去請教蓮池大師。大師就跟他講,你自己去閉關會有兩個問題,第一個,你不容易察自己的過。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,我們自己一些言語、行為習慣了,有時候不知道偏了。因為修行就是知過改過,假如當局者迷,他都不知道過在哪,那就無從改了。

第二個問題,修學過程有一些領悟到底正不正確?所以我們看到劉素雲老師她也在給我們表法,你看她很用功,真的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而且人家學習的方式很正確,她一片碟看一天,可能也有八遍。現在人看,看一遍換第二集,像在看連續劇一樣。聽那些教法最重要要入心,不是囫圇吞棗,不是走馬看花。她這樣在《無量壽經》下了十年的功夫,得了利益,紅斑性狼瘡這個是絕症,都念好了。跟老人家結上緣,一年最少都有一到兩次去見師父,然後把自己修學匯報給老人家,老人家才好指導,不然怎麼知道我們領悟得對還是不對。假如我們領會得不對,那就很可能偏掉了,明明領悟得不對,還自己覺得境界很好,那更慘。所以你看這兩點都很重要。

所以聽善知識的話,就慢慢了解他教導的這些方法的智慧,這個方法的功用在哪,就會慢慢知道了。其實成德自己跟著老人家學習、跟著老人家做事,首先體會到不是自己能做什麼,是老人家藉這個事情、藉這個因緣救我,救我這個學生。因為我們這一輩的人,責任心差上一輩的人差遠了。像我父親那一輩的,對父母、對家庭都很有責任,到我們這一輩,那就真的是差一截。有一個詞叫「月光女神」,每個月都花光光,沒有照顧父母這些態度。你說我們在大都市成長,哪有可能不染污?一下子遇到佛法了,習氣全部沒了,不可能的,理有頓悟,事還要漸修。所以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,老人家是透過給我們任務,我們不容易懈怠,再慢慢透過我們任務當中點撥我們、點撥我們,然後透過這些因緣讓我們修點福報。所以不是說我們能去幫眾生,是師父上人藉這個因緣來拉拔我們、來救我們。

而跟著做的過程,真的很難理解老人家為什麼要做這個事,但是相信師父,師父讓幹就幹吧,幹著幹著再回頭看看,師父真有智慧。你看師父常說,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,要掌握機緣。老人家常常說到,他這一生有好多次培養弘法人才的機會,後來都沒有能成熟。大家聽這段話,我們要懂得去領悟,以老人家這樣的威望、福德,在這個時代要成就一件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,所以這也是眾生的共業。但是我們要養成,困難愈大,我們要愈挫愈勇。所以李炳南老師說,困難愈大功德愈大,歡迎困難、歡迎困難。你們現在的表情不是歡迎困難,好像我剛剛講的話有點吞不下去。藉彼魔惱,堅我願力,若都無苦,忍從何來?沒有這些境界,忍辱怎麼修?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一定要修忍辱的。

結果老人家創辦英國漢學院,老人家幾歲?九十歲。要創辦英國漢學院確實不簡單,很不容易。但是當時候成德也覺得挑戰很大,現在再想想,師父有大智慧。因為很多從小讀經的孩子,那比我的緣好太多了,他們有個出路,能夠在這裡拿到學士學位、碩士學位、博士學位。和光同塵,因為這個時代很重視這些東西,尤其你要把這個漢學弘揚到西方,你沒有這種學術地位,他可能就不怎麼聽你講。所以和光同塵不容易,你那個機緣要抓住。剛好遇到休斯校長,他很大的魄力,辦我們這個英國漢學院,太多的做法都是史無前例的,學校也很多阻力的,他都把它克服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說,可能他前世是中國人。這個我們也是很念這個恩德。這個是做著做著慢慢才懂,所以這個要老實聽話,就慢慢能夠去看得懂、去體會到了。

聽話,我們與會的同修都很有善根,你們寫的心得,比方說念念為他人著想,今天聽了這個課,就開始練,當下就是,這個就是聽話。所以祖師說聽話是什麼狀態?聞教便行,奚待更勸,他聽到一個好的教誨馬上做了,那這樣的人不用人家勸。我們的祖先大舜就是這樣,他得到一個善言、好的教誨,看到一個好的、善的行為,他就全心全意去落實、去效法,所以他成為聖人。所以師父為什麼有大成就,原因在哪?我們要會觀察,進而去效法。舜王為什麼成為聖人?我們也要會觀察,進而去效法。

再來,真幹。我們看真幹的人,向道之心超過飢渴飲食,就好像說我們已經餓了兩天,就想著能吃東西那種渴望,一天沒喝水了,那種對水的渴望,求道也是要用這樣的心,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。夏蓮老註解得好,有一毫夾雜、一毫自欺就不是真,有一毫懈怠、一毫自恕就不是幹,這個開解得非常清楚。而且我們看這個真幹的最後一句,就是真幹的人從先難下手,就從自己最嚴重的習氣下功夫,最難的能夠突破了,其他的都是小菜一盤,所以從先難。再來,從根本下手,君子務本,這個我們也一起探討過了。而且要能安住當下,這才是真幹。不能安住當下,一定在過去的懊惱、未來的擔憂、現在的彷徨猶豫中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說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所以顏同學有提到說,自己腦子常常一直轉,考慮未來的事情,結果母親提醒她安住當下。成德看了很感動,我們顏夫人都是相夫教子,功力很高,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一句話就夠了。所以修行人能不能得力,就看這四個字,能不能安住當下。深信因果的人能安住當下。我們為什麼對過去的事懊惱?不甘心,怎麼找我?怎麼是我?可是深信因果了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所以別人待我如何,這是我的因果。所以真深信因果的人,逆來順受。甚至於人家懊惱的事他覺得什麼?無債一身輕,還掉了。不深信因果的人,愈還愈不甘心,在那抱怨。所以深信因果真的是妙法,所有的煩惱深信因果能治。深信因果的人不會有未來煩惱,欲知將來結果,只問現在功夫,未來跟現在是分不開的,你現在種的因就是未來的果。那真正深信因果的人,他在每一個當下都種下正確的因,他不會在那裡猶豫,因為猶豫一點幫助都沒有,彷徨一點幫助都沒有。身有所憂患,不得其正;有所恐懼,不得其正,心不能用錯了。那他會在當下用正確的做人做事來思惟,他是理智的,度德量力,審勢擇人。他面對因緣不激動,客觀分析,自己的部分客觀分析,因緣的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客觀分析,不強求,懂得隨緣。

再來還有一句,於修學過程中懂得自我勘驗。這個自我勘驗是非常重要的,俗話講,師父領進門,修行要靠個人,那靠個人就是我們自身要自我檢查。有一位法師,在念佛上很有成就,他是台灣圓因法師,他有一段法語很好,他強調修行念佛要愈來愈簡單,簡單到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我們現在腦子裡是愈來愈複雜還是愈來愈簡單?這個要勘驗。然後愈學愈謙虛,謙虛到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。這也是印祖教的,檢查一下,我們是不是慢慢往這個狀態靠近了。愈學愈慚愧,慚愧到好事予別人,壞事向自己,所有的功勞都是人家做得好、團體做得好;一出問題了,是我的責任,我不妥在哪。愈修愈慚愧,這個是一個勘驗。

很多法語都是勘驗,像《了凡四訓》也有一段勘驗,「或覺智慧頓開,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」,事情很繁雜,可是你自己不煩,「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」,冤親債主在罵你了,你不止沒有生氣,心裡想他又來給我考試了,佛菩薩來了,回瞋作喜,「或夢飛步太虛」,這個都是好的現象,「或夢幢幡寶蓋」,「或夢往聖先賢,提攜接引」,這個是好的現象。不好的現象他也有提到,比方「轉頭即忘」,什麼事情好像一下就忘記了,我跟這個有點愈來愈接近了,這一點我得要小心,「或施惠而人反怨」,或「妄言失志」,這個都是要謹慎的地方,其實就是對自己沒信心,常常講出來就是喪氣話。

我們再看下一點,第三點是聖教是內學。因為向外就是外道,所以佛法是內學。我們同修也都有寫到,依報隨著正報轉,自己轉變,學生也會跟著轉變。這個我們自己都可以勘驗,信解行證,這個證也有生活當中的領悟體會,會讓我們的信更深。也有同修提到,他覺得他的孩子最近轉變比較大,然後他心裡就想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可是他後來又想想,好像他的孩子做得比他好,是人家有善根,不能往自己臉上貼金。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不能住相,《金剛經》說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這個應無所住就是隨時隨地不能有執著點。比方,著一個相,我是爸爸,他是兒子,這個一著,可能孩子他比我們更有善根的地方我們就看不到了。

好像是我們黃居士,妳要不要談一下妳開車,妳兒子跟他同學坐車的那個過程,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?

黃居士:阿彌陀佛,尊敬的德師父、諸位同學,大家下午好。

成德法師:阿彌陀佛。

黃居士:那段故事原來是這樣的,因為每天下午兩點鐘學生都會去載孩子,就是小兒子放學。我們的車常常都會在播六字二音的南無阿彌陀佛,那天剛好去到孩子的學校,孩子就說:「媽媽,妳幫忙我載朋友一起回家。」那就好,一起上車。就上來了一個女同學,坐在後面,一個男同學也是坐在後面。突然間他一上車,他就把佛號關得很小聲。然後學生就開車開車開到一小段路,就覺得我的佛號不見了,然後就關小聲了,就把它再扭大聲一點,開大聲一點。很快的,我的手一離開,小兒子又把它關回小聲了,很快的他就說,「基督教徒」,他就很小聲的,「基督教徒」。那時候學生的那個反應,腦袋就突然間想到說,不是要入境隨俗嗎?腦袋突然間想,那個嘴巴就很快,突然間快點把它吞下去,不應該,應該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,佛法都是常說慈悲為本、慈悲為本。最近都會有很多這樣子的境界出現,就是那個話要到嘴巴,趕緊又吞回去了,不可以說有些話。感恩德師。

成德法師:好,謝謝,謝謝黃居士。您能吞下去,那代表功夫不錯了,一般是出去了才後悔,現在警覺性很高。所以這個事例你看,何處是道場?處處是道場。我們一跟人接觸,這個就是我們的考試。你看,她的孩子很柔軟,都能兼顧到同學的感受。假如我們馬上可以感覺到他的心,妳就會覺得孩子挺能設身處地的。就像菩薩四德裡面說,「柔和質直攝生德」,怎麼攝受眾生?心地要很柔軟。因為你的用心對方是可以感覺得到的,長期這樣互動起來,對方就會很感動。

剛剛她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,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,這個心態非常重要。因為儒家強調的一以貫之,孔子的所有的教誨,就是用這個貫通全部的,就是忠恕之道,孔子所講的一切教誨都沒有離開這兩個字,甚至於佛陀所講的一切教誨也沒有離開這兩個字。忠,明明德;恕,親民。忠是自覺,恕是覺他。剛剛黃居士有講到的,不是要入境隨俗嗎?海賢老和尚說,來了就要守我戒。我們有時候聽一個道理,假如我們的心態不是忠恕之道,就有可能拿道理去要求別人。所以不趕快把心調到忠恕之道的話,聽愈多,愈容易拿道理壓人。

舉個例子,有一個母親,她因為腳的傷口拖了很久都沒有辦法愈合,結果可能情急之下拿塑膠薄膜就貼在傷口上。這故事有沒有講給你們聽過?沒有。最近剛好跟同修互動。結果隔天家裡的人發現了,那她是在海外,她也聽到這個消息,然後對媽媽:「哎呀,妳這樣子它不能呼吸,愈嚴重了。」都是指責。請問大家,這個媽媽聽了內心感受怎麼樣?那也不舒服。所以我們不只是學佛會這樣,你懂點知識,也容易拿著知識去指責別人。可是假如我們能是體恤到媽媽的心情,這就是恕道。假如她知道這個事情,跟她母親說:「媽,妳一定被這個病困擾了很久,真是難為妳了。」你看這句話母親聽了感覺怎麼樣?還是這個女兒貼心。接著說:「媽,都是我的錯,我不夠關心妳,應該找個好醫生幫妳治。」這是不是忠?忠是盡己之謂忠,在發生的事情當中,都能夠看到自己還沒有做到圓滿的部分,他就不會去指責別人。

所以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是聖王?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,他們就有一種態度叫「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」,這就是忠,都是我的責任,人民犯罪了,我沒把他教好;「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」,我自己的錯我不推給別人。所以師父常說,作之君、作之親、作之師。這個作之君,我們經典裡面堯舜禹湯,他們承傳下來的就是這一句,「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」,這是一個領導者的一種修養、胸襟。當你是做領導的人,你底下的人錯了,被人家指出來,然後你也跟著罵他,你說這個下屬他感受怎麼樣?但是當別人在指責他的時候,你馬上攬過來說,對不起、對不起,這個是我的問題。那你說你的下屬聽了會很感動,跟著這個領導,這麼有擔當。

所以這個女士她假如能夠這樣去跟她母親講,說都是我不夠用心,沒關心到妳,沒找個好醫生幫妳治療。你說媽媽聽完,以後她講啥媽媽都聽,跟只是指責母親那個是完全不一樣。所以其實忠恕隨時隨地,我們用的心對了,一定跟忠恕相應、跟真心相應。

成德當時候在二OO三年要去海口,結果我父親就跟我說,說你去了,假如那邊因緣不成熟,你就趕快回來。那假如我這個時候就接話了:「爸,佛菩薩安排,操啥心。」道理就過去了。其實聽話要聽到什麼?聽到父母的心,聽到對方的心。父親就是怕你去了,耽誤了一些歲月,年歲也比較大了,到時候再來找工作發展可能就很困難,就是他的出發點都是替你考慮得很遠的。假如我們體會不到他的心,那我們提起來的又是教理,那個時候壓過去就不符合人情事理。所以當下我們感受到父親對我們的那種考慮,「謝謝父親。父親,緣不成熟,我一定馬上回來」,那他就很歡喜了。

結果後來去了,當地的老百姓對傳統文化很能接受,回到家給父親報告,孩子聽了有什麼轉變,比較有孝心。我記得,記憶很深,我跟我父親第一次回家報告,我父親眼中的淚水泛了好幾次,就是講到一些小朋友變乖了這些,他就感動了。然後後來我就又回到海口,第一次給我父親打電話,我父親最後交代一句話:「家裡的事你都不用擔心,你就好好在那裡做就好了。」因為父親覺得那個事有意義,他就全力支持你。他那個擔心也是為了我,支持也是為了我。就是那個心,父母的心你要隨時能夠感受得到,以至於是所有親人朋友在跟我們談話,我們都要能體恤到他們的心,這個都是恕。所以《中庸》說: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,還是很重要。

這個是跟大家講到佛法是內學。第四點是主動。這個主動用我們佛家來講,叫對治悉檀。佛門教化有四悉檀,有世界悉檀、為人悉檀、對治悉檀,還有一個是第一義悉檀,悉檀是普施。為人悉檀,那就是念念為人著想。而這個對治悉檀,是能夠提醒到對方他的問題所在,他能夠去對治自己的問題。可是我們自己也要能對治自己的問題,比方說我們沒有對治自己的脾氣能得力,我們要去勸別人改脾氣容不容易?可能我們在講的時候,對方就起了一個念頭,你也好不過我多少,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。所以這個對治自己的習氣很重要,而且要主動去突破。

成德也常聽到一些同修講,我去打佛七太好了,那七天拜佛、念佛、經行,可是我一回到家就不行了,很快,他們常用一個詞,叫做打回原形。但是大家要注意一個重點,學佛用一句話來講(當然很多句話),比方說老和尚說:「學佛就是面對境界要清楚。」那這句話就很有味道了,我今天面對境界,我自己的心念我清不清楚?別人的狀態我清不清楚?因為佛是覺,我們在境界當中,人事環境覺悟,物質環境自己都有覺察,不然就變糊裡糊塗的,講錯話自己都不知道。其中《楞嚴經》有一句話說: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。」這句話就告訴我們,怎麼學佛?要轉境界,不能被境界轉,被境界轉就是煩惱做主,輪迴心造輪迴業,我們是要轉境界。

所以應該在道場打佛七狀態很好,回到家要怎麼保持,自己要想辦法。總不能每一次打完回來都打回原形,自己也從來沒有想要怎麼改善、怎麼去突破。修行靠個人,師父領進門,修行得要靠自己下功夫,所以這個態度就很重要。孔子說: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意思就是,一個人假如遇到事情不會主動說怎麼辦、怎麼解決、怎麼突破,沒有這個態度的人,孔子說那我也拿他沒辦法了。

夏蓮居老居士說:「自救者天救,自助者天助。」我們真的想提升自己,佛菩薩才加持得上;我們自己因循苟且、悠悠放任,佛菩薩想加持加持不上。所以「天下聰明俊秀不少」,《了凡四訓》講的,「所以德不加修,業不加廣者,只為因循二字,耽擱一生」。不因循的人,一定會經一事長一智去突破。所以大家要想出對策,在家也跟在道場一樣精進,這樣慢慢就轉境界了。

我們看第五是決心、恆心、毅力。這個心態也是很關鍵,有恆為成功之本。真為生死發菩提心,這個都要下決心的。「縱使身止諸苦中,如是願心永不退」,而且自己下過的決心就不再往後退,我們說破釜沉舟。因為人會退縮,往往就是還有後路,反正……,就是有後路。說實實在在的,那個後路是通往哪裡?這個要想清楚。比方說在道場裡面跟人家鬧不愉快了,反正我又不缺錢,不幹了,反正我在家也可以自己修,幹嘛一定要在道場服務?然後就退回去了。事實上,只要道場是真正有共識,是要依止師父上人的教誨跟理念去做,這樣的道場很可貴。因為師父有智慧,老人家讓幹的事,對這個時代跟後世的影響都非常非常大,我們能參與也是個難得的因緣。

我常常跟同仁講,能夠跟著老人家幹,啊,福氣啦!因為他影響的面很廣,影響得很深遠。就像成德來參加英國漢學院的因緣,假如我們盡力去做,不多,學生裡面有三個、五個以後真正一生弘揚經教,那就不得了了,成德就參與到了。這些同學們他們以後假如利益了一百萬人,裡面也有我的一點點付出,是吧?當然我不是要貪那個,這個是「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」。

我當時候去香港的時候,看到我們有一位鄭居士,他幫師父拍攝,我說你的福報最大,你是老人家的常隨眾,聽經他聽最多。大家要知道,同樣拍攝,他到世間去拍攝,有時候還拍攝殺盜淫妄。你看他幫師父拍攝,同樣的技術,你說他拍一個小時,放出去,上千萬人聽,上億人聽過,有沒有他的功德?你說這麼好的福報去哪裡修?所以要珍惜緣分。更何況大家聚在淨宗學會,志同道合。在這個時代物欲橫流,還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人,挺可貴的。其實每一個同修跟我們一起共事都很可貴,因為他得要很付出、很奉獻。不然現在這個時代經濟的壓力、家庭的壓力,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他還能夠一抽空就來奉獻,都是非常不簡單。

所以我們只要不要去盯著人家的缺點看,每個人都有很多閃光點。就像老法師教給我們,夫妻相處一句箴言。大家不要聽了又著相,師父講了就是夫妻。那不對,舉一反三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所以我們這個修學的心態不對了,聽什麼就著什麼,就把它用死了,不是活學活用了。舉一反三,五倫關係都是這樣,只看對方的優點,不看對方的缺點。真的這麼做,你隨時都在欣賞別人,很歡喜的,都在讚歎別人,而且你讚歎出來,都是發自肺腑的,別人聽了會一點一滴就感動。他有缺點你一句不說,他有那麼一點優點你就讚歎,人的良心就因為我們這個態度給喚醒了。我們要不忘初心,我們到了學會來,我們的初心就是弘護正法,這個心我們不退。

有個年輕的同修,廖同學,她的心得成德覺得挺好的,也請她來分享一下。

廖同學:尊敬的成德法師、各位老師們,下午好,阿彌陀佛。

成德法師:阿彌陀佛。

廖同學:法師,請問是分享剛剛上週的心得體會嗎?

成德法師:分享,對,您提到說「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」。

廖同學:其實學生上個星期聽到老師說「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」,而且在教學方面是複講經典和老法師的教導,並且要做到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這個道理。學生聽到的時候,其實非常慚愧,心裡也沒底的。因為平時接觸到學會的小朋友都教他們讀誦《無量壽經》,並且都鼓勵他們回家要常複習才能有進步,拼音才會讀得更準確一點。但是學生自己其實沒有定課,之前都是在記得的時候就提起佛號,不記得的時候就沒有提起佛號了,沒有這個定課。學生心裡就想到,我自己都沒有老實真幹,怎麼可以去要求學生自己回去有複習、有做這個功課?所以學生自己都沒有做到以身作則,說出來的自然就不會有說服力。所以就下定決心從自己先做起,就把《無量壽經》做為定課,就跟著經典和師長老師們說的,一點一點的去落實,去精進、去學習。看到各位老師都非常精進學習,學生真是非常慚愧,所以就決定做這個定課。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需要多多學習,就希望能夠和這班小朋友一起學習,在修學的路上一起成長,希望做到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是這樣的,謝謝法師慈悲,阿彌陀佛。

成德法師:好,謝謝廖同學。她從事教學工作很有責任感,期許自己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而教學要有好的效果,老法師常常提到,孔子、釋迦牟尼佛他們的教化為什麼影響了幾千年還那麼大?老人家說,最重要的是什麼?他們以身作則。所以老人家這個話我們放在心上,因為我們也在從事教育的工作。其實我們在家也是在做教育工作,自己的孩子、晚輩都是我們應該盡的責任。而且是教學相長,有了責任就會鞭策自己,自己教給小朋友的,自己也要放在心上,我得帶頭做給他們看才行。這個是下了決心,很重要。

我們在團體當中,時時提起一個義字,道義。修行人對於自己的念頭要觀照得更深、更敏銳,因為佛門有一個詞叫強者先牽。我們哪個念頭最強?就像剛剛黃居士,她在那個境界裡面,不是要入境隨俗嗎?那是什麼念頭?要求的念頭。其實要求的念頭太容易起了,所以老法師都說要放下控制的念頭,要求就是控制。這個當媽媽的人能夠放下控制的念頭,這個功夫也不一般,而且一天考幾次?要放下控制的念頭、放下佔有的念頭、放下對立的念頭。其實師父教我們教得非常的細,這都是他老人家真正用功得力的心得匯報,真的對我們是和盤托出,我們肯聽一句做一句,那得大利益。

還有我們在境界當中,是先想到道義、情義、恩義,還是先想到利,就是自己,自私自利?這個念頭也很細,但是每天都在考試。比方我現在在做晚課,一個朋友打電話來了,第一個念頭,我在做課,怎麼來干擾我?結果一聽他考慮要離婚,怎麼辦?這個時候還做不做晚課?當然要做了,但不要著相。他來求助了,這個也是我們要交的功課,說不定他的家庭就因為你的一席話化解了這個災難,那這個功德就挺大的,可能會影響他一家人的命運。

所以上一次跟大家有提到,無情不能修道。情義,沒有情義的人,他怎麼會去幫人、去擔當?他修修修可能都鑽到自私自利去了。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無情不能修道。我們今天到了道場,就想著我能為道場做什麼,不會起道場應該給我什麼,這個是個念頭。就像我們在家庭裡面,都想著我能為我的家做什麼,不是說爸爸應該為我做什麼、姐姐應該為我做什麼、我先生應該為我做什麼。包含夫妻在相處,「我都為他付出那麼多了」,你看付出都有念頭,就是利。因為有這個利的念頭,才會求回報;沒有利的念頭,付出根本都沒放心上,假如對方感謝,自己還聽了不是很舒服,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。所以我們看爸爸媽媽有沒有來跟我們提「你幾歲的時候,我給你買了什麼東西,我給你煮了什麼好吃的,我給你洗了多少次衣服」,你說爸爸媽媽會講這個話嗎?他做完心裡頭痕跡都沒有落。所以道義的態度很重要,這個義跟利這種念頭我們要觀照得到。這個是講到我們對團體的態度。

這種時節因緣,大家都是成年才學的,都有不足,我們都能體恤、都能包容、都能看到他可貴的地方,他不足的,我們有道義去護持他,「善相勸,德皆建」;團體有不足的,我們有責任讓它更好,那就不會去挑剔東、挑剔西的了。所以這個是道義的態度。

都我付出,那我不是很吃虧嗎?這個又麻煩了,會覺得自己吃虧的人,鐵定還是把這個我擺在比較重要的位置。所以老法師說,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是什麼?自私自利。老法師說學佛首先什麼?學吃虧,首先擴寬心量。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,也沒有佔便宜的事,這些想明白了,就不會去計較這些。

這是無情不能修道,下一句是情不空不能證道。情迷是凡夫,因為迷了。情迷表現在哪裡?控制、佔有,不順己意了就生氣,順己意的就貪著,這個都是「情執深重,求出輪迴,終不能得」。情義是世間的聖哲,我們看諸葛孔明,你看他為國家那種情義、忠義;岳飛,你看那種精神,讓我們為之動容。但是大家注意,他是世間的聖哲,有沒有出六道?沒有。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說,岳飛還在打仗。當時候對日抗戰還沒發生以前,好像是朱鏡宙老居士他們那個家鄉,有一個年輕人特別崇拜岳飛,結果岳飛真的把他找去了,希望他能夠投靠他。他從陰間回來就跟他爸爸說,可不可以讓他去跟岳飛?他爸爸說:「我就你一個兒子,實在很難割捨。」結果他兒子太堅持了,一直勸一直勸勸,勸到最後他爸爸拿他沒辦法,講了一句話:「好吧。」那個年輕人躺在床上就斷氣了。這個故事大家聽過沒有?這個很啟發人。所以情義是重要,可是也不能執著,得要情覺,覺悟。因為你還有情在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個都得放下。

所以這句情不空不能證道,對我們啟示很大。所以也跟大家一起共勉,但願人長久,唯有念彌陀,親眷永團聚,法界逍遙遊。所有的親人都要覺悟,覺悟什麼?我們彼此之間再有情義,出不去六道輪迴,要所有善根心心迴向,一起到極樂世界才能長長久久,一起跟著阿彌陀佛去度眾生。

我們接著這個第六是不畫地自限。這一點應該這幾堂課都在強調,包含舉了孔子的學生冉求。冉求也是在表法,提醒我們,我們在修學的道路當中不能犯這樣的問題。反而應該要學阿彌陀佛的志氣,不只沒有畫地自限,他老人家說:「我立是願,都勝無數諸佛國者,寧可得否。」我們的師父是學《華嚴》的,《華嚴》是個個第一,那我們做爸爸就要做第一爸爸,就是表法的意思,不是把別人比下去,就是你要為人演說,《華嚴經》就是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。我們經營道場就要第一道場,那怎麼第一?別人的優點我們要效法,缺點我們一定放下它。這個才是真正的五十三參,真正經一事長一智。但是不容易,我們不好的容易留在心上,好的反而覺得做不到。

所以大家注意去觀察,人一般年紀愈大愈笑不出來,為什麼?心裡面不好的事放太多了。所以大家假如要年輕十歲很簡單,心裡面不好的事統統清出來,都是想人家的恩德,很快,都不用花錢,就可以年輕十歲了。所以這個不畫地自限,要有一種氣概,學阿彌陀佛。記不記得我們第二次聚會的時候,討論了一整節課,我們跟阿彌陀佛學到什麼。

第七,只有自己是學生,自己是當機者,要五十三參。

第八,用心如鏡。其實我們就是恢復真心,真心是什麼樣子?祖師很慈悲,用鏡子,境來不拒,境去不留。我們從這些教導去下功夫,其實就是剛剛也提到,未來心不可得,未來勿將迎,鏡子未來勿將迎;過去心不可得,已過勿留滯,過去就過去了,別一直掛在心上。這個是用心如鏡。

第九,重視領悟。剛剛也都跟大家講,要舉一反三。夫妻相處一句箴言,聽完了要舉一反三用在一切處,一即一切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第九重視領悟,不是知識積累,是領悟,是開智慧。就好像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,其實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弘護正法,善根福德不夠待不住;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接受別人的勸諫,面子放不下,要接受人家勸諫也挺難的。所以真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。

第十,慕賢當慕其心。就像一開始我們舉到,你看老人家對自己老師的那種信諾,答應老師的事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。我們能學到老人家這個心境,他老人家講什麼你都馬上聽、馬上就懂,因為跟他的心通了。所以要做他老人家的知己、知音。

第十一,重實質不重形式。就像章嘉大師教導,什麼是懺悔?後不再造,重實質。什麼是皈依?「我皈依過了」,那個是儀式,真正皈依了,是時時不離覺正淨,自性三皈依,這個是實質,不是形式。因為太重視形式,容易著相。當然不是說形式不要,形式最重要的是教化大眾,那些形式讓他得到一些啟發,但是我們自身更要重視實質。

第十二,四依法,依法不依人,依義不依語,依智不依識,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。這個談開來可能都要些時間,因為成德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,在這裡就不展開來講,大家可以參考之前有分享的。這個四依法非常重要,在這個時代,只要不重視這個就容易偏。給大家舉個例子,我曾經面對一個醫生,他跟我說,他以病人為師。以病人為老師,請問大家聽了感不感動?病人為師,他把我們都放在心上,病人為師。我說那你假如從病人的經歷當中的總結,跟《黃帝內經》不一樣,那你會選擇聽什麼?他說我以病人為師。你看這個話裡面都很有感情成分,病人聽了也會很感動。可是大家注意,請問他的病人佔所有的病人的多少?他看的病人是有限的,他就能下絕對的判斷嗎?而《黃帝內經》那可是入境界的人講出來的東西。我們現在只是用我們的經驗,可是入境界的人他是在甚深禪定當中看到的真相。

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如來定慧,究暢無極,於一切法,而得最勝自在故。」我們就不說別的,現在有一些心理學家,他四十歲講了個理論,六十歲的時候改了,請問大家是聽四十歲的還是六十歲的?他八十歲又改,你聽哪裡的?他還不是徹底覺悟,不能聽,他還有分別執著。所以現在這個時代,沒有這些正知正見,好心都會做壞事,好心都會把一大批人給誤導。他真的是善良,他那個奉獻的精神我不如他,可是他說,我以病人為師,不是以經典為師,這就容易偏掉了。離經一字,便是魔說,這個魔倒不是要害人的魔,他有時候是好心做了壞事。所以師父上人為什麼說,弘法的人重要,要把佛經這些道理講清楚,弘法人才對現在這個時代特別緊迫,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。

第十三,也是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。

第十四是掌握綱領,綱舉目張。就像剛剛跟大家說的,忠恕之道,它就是掌握綱領的。一以貫之,那我們隨時就以這個綱領來觀照自己的念頭跟行為,就不會偏了。

第十五,這一段是《勸發菩提心文》的教誨。第十五段是「勿畏難而退怯」,其實這一段話就把我們一些偏頗的心態基本上都含括在裡面,都提醒到我們。所以祖師短短一段開示都是圓滿的,真的是性德流露的時候,真的是圓滿的智慧。你看我們印光大師,「無論在家出家,必須上敬下和」,那麼短的一段開示很圓滿,所有的境界這一帖法藥都有了,只要提起這一段,沒有境界不能夠調伏的。

第十六,修學應有的警覺性,這個我們之前也談過了。所以念頭都是一個種子,要非常非常的謹慎。成德之前應該有跟大家談過,有一個同學二十多歲,結果突然覺得她媽媽不要她了。大家記不記得這個故事?我當時候聽了很震撼,你看母親的一個念頭就是她的一個種子,居然二十幾年之後這個種子起現行了。所以其實我們自己起的每個念頭都在影響自己,我們自己所說的每句話都在影響我們的親人,尤其孩子。我現在觀察一些年輕人,特別沒信心,特別膽怯,就是他成長的過程,父母一些言語傷害到他,他沒信心。甚至於父母吵得很厲害,他才三四歲,然後他就形成一個心境,都是我害的,都是我造成的,他就覺得好像這個世間沒有我沒關係,就是自我否定得很厲害,沒信心,都跟成長有關。所以一切事不離因果,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去愛我們的親人,不能再給他們不好的影響。師父也是這樣教我們的,一個大家族,你身為長輩,在小孩面前一定要給他們好的影響。

至於我們走過的人生,父母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,其實在他們那個年代已經很不容易了。就像我面對有同學他們的父母在文革時候,經歷那個人生很大的痛苦,我說像你的父親,經過文革,現在又這麼虔誠學佛,那你父親過去生的善根真不一般。因為了解到上一輩的情況,就不會苛刻去要求,甚至就會去體恤上一代,甚至去看到他們的不容易。

再來,哪怕我們心裡面有一些負面的情緒,不怕,為什麼?它都是假的。諸位同修,我們的心安不安?「將心拿來,老僧幫你安。」「達摩祖師」不能白看。「我怎麼找不到我這顆不安的心?」它叫妄心,妄這個字就告訴你,沒有,假的、虛妄的,你把它當真,它才會障礙你。正念現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你說我好難過,那我們是認賊作父了,讓那個難過一直相續。馬上我是阿彌陀佛的獨生子,阿彌陀佛,一聲接一聲,那個難過在哪裡?不見了。千年暗室,一燈才照,千年之暗就俱除了。

不好意思,今天耽誤了一些時間,謝謝大家的參與,阿彌陀佛,感恩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