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有頓悟 事要漸修 共一集

成德法師主講  2020/4/25  英國蘭彼得  檔名:15-015-0001

 

阿彌陀佛,諸位大德同修,大家吉祥!

老人家在講經當中每一句話,我們都得要用心去領會,因為所講的都是真理,所講的都是人生很深的一個歷練、領悟,真的肯聽,少走人生很多彎路,少走修行很多的錯路。像老人家講經的時候有提到,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。這句話其實就提醒我們,修行人是不簡單的,就是真修的人,那真的就像夏老的法語說的,要發大勇猛心、立決定志,要不顧生死、不計成敗。不顧生死就是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不對,有這個態度去對治念頭的錯誤;不計成敗,就是可能要對治貪瞋痴慢的其中一個習氣,都不知道要多少次的錯誤,然後百折不撓,愈挫愈勇,才能突破得了。所以我們學佛得真正有這種大決心、大勇猛的態度。而且每一句佛法都得要解行相應,這個解還得解得深、解得廣、解得圓,不能解偏掉。那行還得要真幹,寧肯碎骨粉身,終不忘失正念。

比方我們舉我們很常提的佛法要隨緣,我們不能把常常聽到的這些佛教的詞語,把它變成是口頭禪。一說話這些詞就來了,但是這些詞有沒有真正領會對,有沒有真正不可須臾離也的時時放在心中去落實。像隨緣兩個字,那跟我們每一天息息相關。隨緣,緣是條件,所以隨著客觀的因緣、條件叫隨緣。跟這個人有三分緣,我們講七分話,就失禮了、就攀緣了;跟這個人有七分緣,我們只講三分話,那這個就對不起他了。

所以《論語》裡面也都有提到:「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」,你有緣你不盡力幫助他,對不起他;「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」,時機還沒到急著講,我們自己太浮躁了,講了之後沒有效果,還把緣給弄壞了,那這個就進退失當。所以我們修行人不對不起人,也不講錯話,「不失人,亦不失言」。

所以隨緣幾乎是面對一切人事,我們都很清楚緣分的狀況,緣分不具足,我們很有耐性的去鋪墊、去護持一些緣分的發展;緣分成熟了,我們掌握機會,去利益人、去成就事。不然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,等那個機緣過去了,那可能要再有這樣的機會就不容易了。

所以我們是很冷靜無求的去面對每個緣,然後客觀的對待,在其中自行化他,在其中明明德、親民,在其中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然後去念念為他人著想、去親民。所以確實是道也者不可離也,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,是我們每一天、每一個念頭要落實,一言一行也都要落實,都是自利利他。只要對自己沒有利益,對他人也沒有幫助的,這樣的事我們絕對不做,因為做這種事,一定是輪迴心、輪迴的言行造了輪迴的業。我們隨緣消舊業,不能再造新殃了,造這些新殃,又要把我們拉到三惡道去了。隨緣消舊業,都不計較了,咬緊牙關,此生證無量壽。我是要去西方了,現在這些境界都是逆來順受,因為都是前世造的因,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所以都是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。我們很歡喜的去還這個債,無債一身輕。我們愈歡喜去面對逆境惡緣,我們的業也會消得快,所以都是好事。心態對了,事事是好事,人人是好人,都是來成就我們的。

所以剛剛提到,隨緣這兩個字可不能變成口頭禪。包含歷事練心,那也不能變成口頭禪。我們經歷每個事情,我們都時時善觀己心,自己的心是正還是邪、是覺還是迷、是淨還是染,非常的重要。有句話講到:「一切皆考驗,看爾怎麼辦?對境若不識,須再從頭練。」我們面對每一件事,每件事都是道場,我們沒有提升,那可能在未來又得要面對這些挑戰。

所以怎樣才能讓我們歷事練心能夠使得上力?其中師父上人常常講經的時候提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特別重要,因為善財童子就是他面對一切境界,只有他是學生,其他的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都是善知識,都是來成就他,都是來提醒他自己還有什麼不足,他自己還有什麼放不下的。所以因為他有這個態度,他在一切境界當中,他的善根,善財,善是善根,財是福德。所以他心態對了,他在一切境界,他的善根提升、他的福報提升、他的德能提升。所以他能一生成佛,就是這個心態決定了他的成就。

就像我們今天面對固執的人,那就是練我們能不能不跟他頂、能不能恆順他。其實實在講,我們面對固執的人,我們會動心、會動氣,事實上我們也有固執,所以才會跟他頂起來,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。所以我們在境界會動,其實不是他的問題,是我們自己的心動了,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是我們的心動了。而反而是這個對方固執的境界才提醒我們,我們也有固執,所以才會被他轉;我們假如沒有固執,能恆順,那也就不會卡住了。

就像我們面對自私的人,那也是考驗我們能不能不跟他計較、能不能包容他。所以我們會跟自私的人頂起來,其實我們的心量也沒比他大多少。所以古人這個一個巴掌拍不響,還是很有道理。就像《朱子治家格言》說的:「因事相爭,焉知非我之不是?須平心暗想。」只要人與人之間會產生摩擦、產生彼此的煩惱,其實嚴格來講半斤八兩,我們不見得比對方高很多。假如是真正我們有修養,不會被他轉,甚至還能轉他。就像二十四孝的舜王,他的父親跟後母都要要他命,這個在家庭的倫理裡面,這樣的情況已經是最嚴重的。可是舜王不只沒有責怪父親跟繼母,還覺得都是自己錯,由這種這麼能反省,然後這麼真誠的態度,最後連這麼惡劣的父親跟後母也是被他感動了。

所以我想善財童子這個心境能保持,我們這句歷事練心才不會變成口頭禪。以上跟大家做供養,有不妥的地方,還請大家批評指正。阿彌陀佛!

專題分享 目錄 

分享